靜觀減壓課程創始人Jon Kabat-Zinn博士認為,靜觀(Mindfulness)就是有意識地以不加批判的態度去留心當下一刻,即是吃飯、閱讀、走路,甚至一呼一吸之間的任何時候。
要控制自己的腦袋,其實並不容易。對自己的負面評價、以往的創傷記憶或擔心未來等等的困擾如果慣常出現,而我們又毫不察覺的話,我們就會被這些念頭牽引,分不開事實和想法,令我們的思想不知不覺被自己的情緒影響。我們的身體反應、情緒及想法是互動的,透過靜觀,我們學習訓練自己的專注力,觀察自己的身體感覺、情緒及想法,並把自己帶回當下一刻,學習平靜如實地觀察此時此刻。
靜觀的重點在於覺察,練習時或許會體驗到放鬆的感覺,但這並不是目標。練習靜觀期間,不論放鬆或不放鬆,我們都可以觀察、觀察當我們有不同情緒如難過、生氣、擔憂、麻木時,自己的狀態是如何。我們不會強求達成甚麼目標,包括不去要求自己放鬆。
靜觀可以是一種練習開放、不批判、覺察當下此刻的日常生活態度;而催眠並不是一種生活態度(1)。
靜觀的重點在於提升我們於當下此刻有意識的覺察,愈來愈看清自己的狀態。靜觀期間,我們既專注、而又保持覺察。
1. Otani, A. (2016). Hypnosis and Mindfulness: The Twain Finally Meet.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, 58(4), 383-398. doi:10.1080/00029157.2015.1085364
靜觀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放在當下一刻。透過靜觀練習,我們能更敏銳地觀察自己的狀態,有需要時便能更適切地照顧自己的需要,然後就能更有智慧地去回應現實的情況。例如面對教學壓力時,透過練習靜觀,我們能如實地覺察思想、身體感覺和感受,令我們能夠體諒自己,明白及接受當下所承受的壓力,不捲入強烈的情緒當中。照顧好自己,就可以更有智慧地看清當前的境況,然後選擇如何去回應。 因此,靜觀並非叫人逃避現實,而是帶著覺察,看清楚自己的身心狀態和現實狀況,然後更有智慧地面對。
即使您每日練習的時間比我們建議的時間短,只要您持之以恆,最終都可以將靜觀培養成一種生活態度,這亦是靜觀訓練的目的。不過,由於靜觀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和期望,練習時記著要放下追求效果的心態,自然能事半功倍。
寧靜的環境有助我們更仔細地覺察身心狀態,以及四周的事物。在學習初期,寧靜的環境有助培養覺察力。但熟習了靜觀練習以後,即使外界有聲音,我們仍能保持覺察、活在當下。
恭喜您,您已經成功做到靜觀的第一步︰觀察當下的體驗。接下來您可以繼續練習,學習接納不同的感受和經驗。如果感覺良好,接納它是好的;如果感覺較差,就接納這種不太好的感覺;如果沒有特別感覺,就接納自己沒有特別感受的感覺。觀察經驗時,我們的腦海會遊蕩,這都是自然的反應,只要坦然接受它們的存在,不加批判就可以了。
這對初學者來說非常普遍。練習時睡著其實反映了身體需要,它可能太缺乏休息了。您無需怪責自己,把它視為一次學習經驗就好了。
我們鼓勵您每日最少練習一次。剛開始時,您會發現瞓著的時間比觀察身體感覺的時間還要多。不過,若您持之以恆繼續每日練習,您會發現瞓著的時間會慢慢減少,也就表示您正在加強對身體的觀察力了。您亦可在練習時嘗試張開眼睛,又或者坐著練習,或每日於不同時間練習,看看哪個方法或時段自己較容易專注。
「悶」和「無聊」都是一種感受,可作為練習期間的觀察對象。您可以嘗試觀察「悶」這個感覺,留意它幾時出現,維持多久才消失。
靜觀不是要停止或抑制思想,因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。靜觀練習時分心,例如發現自己正在解釋或批判某件事,您只需要注意和接納自己分了心,再溫柔地提醒自己慢慢回到當下的練習,重新專注呼吸就可以了。
很多人剛開始練習時都會有類似情況,您只要盡量留意自己此時此刻的情緒和想法,用友善、溫柔和包容的態度去留意呼吸就可以了。如果您發現有自責或批評自己的想法,您只需要平和地去留意這些想法,然後慢慢重新專注呼吸,繼續練習。
練習時身體有部位感到疼痛,可以嘗試利用觀察呼吸來幫助。您可以想像自己從正在掃瞄的身體部位(例如腳部),先吸入空氣,再由這個部位呼出空氣。如果疼痛的感覺(例如腰痛)強烈,將您的注意力拉開令您難以專注腳部時,只要觀察自己分了心,嘗試把專注力再帶回腳部就可以了,直至完成掃瞄身體各個部位。過程中您要用心關注每個被掃瞄部位的感覺,以及當中出現的念頭或感受,但無需理會念頭的內容,只要專心把呼吸帶到每個被掃瞄的身體部位就可以了。
另一個進階的解決方法,就是直接專注於不適的身體部位。如果疼痛太劇烈讓您無法專注其他部位的話,您可以選擇暫停掃瞄全身,單純地將空氣吸入最痛的身體部位,再從那個部位將氣息呼出。嘗試想像呼氣是個渠道,將該部位的不適釋放到身體外,您可以讓身體自行決定釋放的幅度。這樣您就可以同時專注於此時此刻的每個呼吸,亦照顧到身體最不適的位置。記著要在練習的過程中保持接納和關懷的態度,放下改變的期望。
靜觀練習不是耐力測試,所以您無需忍受身體不適的感覺。如果情況許可,您可以先留意及觀察身體不適的部位,用包容的態度感受不適的感覺後,才選擇專注地轉換姿勢,讓自己舒服一點。
練習時,不愉快的感覺或會改變,亦有可能保持不變。我們練習的目的並非要改變自己的感受,因為一旦嘗試去改變,就代表我們在抗拒這些感受。抗拒的態度才是延續痛苦的真兇,而非不愉快的感受本身。真正要改變的,其實是我們跟這些感受的關係。練習時不妨嘗試容納這些不愉快的感受,觀察它們,看看它們有甚麼變化。
在各種靜觀練習裏,您可以嘗試觀察和形容不同事物各方面的變化。例如靜觀呼吸時,可以留意呼吸的快慢、深淺、呼吸時身體的變化、當時的心情和思想等;練習靜觀站立和步行時,可以觀察身體不同部分的感覺和身體重量的轉移等變化。這些靜觀練習令我們發現,無論聲音、呼吸或身體感覺,此起彼落生生不息,繼而令我們留意身邊每一樣事物,其實都在不斷變化中。
靜觀進食練習令我們意識到,只要轉變一下對事情的專注力,由食不知味變成專心一意地進食,就會產生不同的經驗。同樣道理,遇有不快情緒,我們不一定要逃避,只要轉變一下專注力,便可以作客變主場,由迴避變為如實觀察,與不快情緒和經歷建立截然不同的關係,更可以放開懷抱去感受不同經驗。
這個練習也示範了靜觀如何幫助我們留意平日忽略的事情,日常生活很多時候我們都自動波操作,例如進食的時候,不知不覺間就忽略了當下的經驗,更被思想帶到其他地方遊魂。靜觀進食的練習可以訓練我們回到當下,專注此時此刻的經驗和感覺。
靜觀聲音練習以周圍環境的聲音為觀察對象,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︰
靜觀聲音練習令我們明白聲音其實不停變化。任何事物和感覺也就如聲音一樣,都在不斷變化當中。
靜觀站立和靜觀步行是將靜觀融入生活的最佳途徑,因為日常生活隨處都是練習靜觀站立的大好機會:
平日靜觀步行的練習機會也很多,例如︰
所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小學均可報名參加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。有興趣參加的學校請致電2782 2812或電郵至 330jcsmp@nlpra.org.hk 。在收到學校的報名後,計劃職員會盡快與學校聯絡。
參加本計劃,費用全免。本計劃亦會為學校提供所有教材、物資及支援。
由於反應熱烈,「先導計劃」的名額已滿。再次由衷感謝各學校對本計劃的支持和參與。
由於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提供的培訓/工作坊/講座都是以廣東話進行,而330學校網站的內容、教材套、教學短片及聲音導航的資訊亦都是以中文編寫及製作的,我們抱歉目前未能為非中文教學的學校提供服務。
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,新生精神康復會 ( 新生會 ) 主辦,於2019年8月開展為期3年的計劃。新生會希望透過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,來提升小學教育的相關持份者,包括校長、老師、其他教職員、社工、家長及學生對330 ( 身心靈 ) 健康的關注。
本計劃會提供一個專為小學而設,供老師、家長及學生使用的中文靜觀資源網頁 ( 330學校網站 ) 、一套與靜觀相關的教材套、教學短片、聲音導航、以及學生心靈樽工作坊,以啟發學生練習靜觀的興趣。參與學校必須參加及完成所有由本計劃提供的培訓/工作坊/講座,並承諾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,每天在校園進行至少一次的靜觀練習,而老師培訓及家長講座,則會由本計劃專業導師帶領。
「體驗計劃」﹕
「體驗計劃」為期一年,主要的對象為學校的全體老師、小三至小五的學生及家長。透過老師基礎培訓、為學生而設的心靈樽工作坊及每日330靜心小休,以及330家長講座,讓老師、學生及家長初步認識及體驗靜觀。
「先導計劃」﹕
「先導計劃」為期兩年。參與先導計劃的學校,以學校的種子老師、非種子老師、全校小一至小六學生及家長為對象。除了參與「體驗計劃」的活動外,學校的種子老師,更會接受由專業導師帶領的靜觀培訓來深化對靜觀的瞭解,並安排參與每月的靜觀聚會,建立支援網絡,增強老師帶領靜觀活動的技巧。此外,非種子老師亦可以參加聯校教師靜觀興趣活動,互相分享靜觀經驗。學生及家長亦會進一步參與延伸工作坊,學習使用21天靜觀聲音導航 ( 學生篇及家長篇 ) 。
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透過心靈樽作為主題媒介,引起學習興趣,並且有21天靜觀聲音導航,讓大家透過持續練習,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,共同建立330健康校園。計劃內容並沒有特別針對SEN學童來設計的,但透過學校的參與及每班同學一起做練習的氛圍,讓學生多一個方法提升覺察力及專注力。
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的培訓內容是由本會的教育心理學家精心設計,我們期望學校與本計劃工作人員在訂定計劃時間表時,能確保老師、小三至小五學生、家長均有機會參加三個範疇的活動。
「體驗計劃」﹕
參與「體驗計劃」的學校不需要協助進行研究,唯本計劃會邀請學校老師、家長及學生回答意見表,以收集意見作改善計劃之用。參與學校亦需要定期交回靜觀練習紀錄表,供本計劃作統計及記錄用途。
「先導計劃」﹕
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會邀請「先導計劃」學校的學生、老師及家長參與研究計劃。有關研究會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,搜集學生、老師及家長在參與計劃前、後的比對。
新生會籌辦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的目的是提升老師、家長及學生對330(身心靈)健康的關注,各項培訓內容都是互相連結。為確保學校更全面推行靜觀練習,本計劃的教學資源暫時僅供參與計劃的學校老師、家長及學生使用。
為達致內容、照片及影片的最佳瀏覽效果,你可以在電腦上使用以下瀏覽器的最新版本來瀏覽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網頁﹕
如果你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本網頁,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,敬請留意。
處理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