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遇到壓力的時候,心會出現焦慮不安、甚至會有反叛、負面的行為。尋找適當的方法去舒緩情緒的困擾,正正是現今社會的焦點。除了適量運動、親近大自然外,練習靜觀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。
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的誕生,正正是希望透過一些簡單及恆常的靜觀練習,幫助參加者去培養一個每天靜觀的習慣。有研究顯示,練習靜觀可幫助兒童減少抑鬱、焦慮情緒、壓力及負面行為,改善執行力及專注力。計劃自開始以來,已經為超過30間本地小學,透過一系列的活動,致力提升小學老師、家長及學生的身心靈健康。
參與體驗計劃的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吳翠霖老師表示,「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」的心靈樽是一個十分好的工具,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,並且更具體明白情緒及身體感覺之間的關係。
對於推動靜觀給小學生,吳老師指出,「在教授靜觀給低年級的學生時,老師可以透過正向表達的方式去邀請同學分享,譬如完成『一吸一呼心靈樽』靜觀練習後,可以問小朋友『有沒有舒服一些?』、『是不是輕鬆了?』很多時候,做完靜觀練習,很多小朋友都會安靜起來,加上他們年紀少,或許未能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覺及想法,老師可以透過上述的方法,讓小朋友說出自己的感受。」
除此以外,計劃網頁的內容,如聲音導航及21天靜觀聲音導航(學生篇),就是讓小朋友進一步接觸及體驗靜觀。
對於在校內推行靜觀,吳老師有以下看法﹕「在校內推行靜觀,不能夠單靠一、兩節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得到全面體會,因此,即使短時間內沒有顯著的成效,學校老師亦不應感到失望。這個過程猶如鼓勵學生閱讀 — 學校需要在校內長年累月推動,加上家長鼓勵,學生才會持之以恆培養成為興趣。」